从一开始便跟曹操斗智谋,司马懿的胆子也忒大了吧。时间长了,曹操当然晓得司马懿使诈,偏偏他是个爱才如命之人,你不来,我偏偏要请你来。公元208年,曹操已经当了帝国丞相,又一次召司马懿。他对派去的使者说:“司马懿要是再耍花招,就把他给抓了。”这下司马懿没办法了,只得出来帮曹操做事。
作为一个“愤青”,司马懿为何能得到曹操、曹丕父子俩的器重,一步步登上高位呢?
首先,司马懿智慧超群,每每有奇谋妙策。
公元215年,曹操征讨张鲁,夺取汉中,司马懿审时度势,认为刘备刚刚以狡诈手段夺取益州,百姓尚未亲附,这是消灭刘备的大好时机。他劝曹操急速南下,称如此必可一举摧毁敌人,但曹操竟没有听,错失了平定蜀地的良机。后来司马懿追随曹操征讨孙权,多有良策,深得赏识。司马懿非但军事在行,也很有政治眼光,他曾经告诫曹操粮食的重要性,提出“虽戎甲未卷,自宜且耕且守”,曹操采纳其议,于是“务农积谷,国用丰赡”。
当时南方的关羽对曹魏乃是一大威胁,可是曹操派去担任荆州刺史的胡修、南乡太守傅方都是粗暴骄奢之徒,司马懿提醒说,这两个人不适合守卫边疆,曹操对这个建议未加理会。后来关羽发动北伐,大破于禁七军,胡修、傅方两人举旗投降。关羽的辉煌战绩令曹操大为担忧,甚至想把东汉首都由许昌迁往河北。这时,司马懿再献奇策,他目光如炬,看穿了刘备、关羽与孙权之间的复杂矛盾关系,大胆地做出联合孙权,说服孙权出兵直捣关羽老巢、断其归路的作战计划。后来战局的发展果然如司马懿所料想的那样,不可一世的名将关羽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,而被围困的樊城也不战而解。至此,司马懿“知兵”的美名便无人不知了。